除了英超FFP、西甲工资帽制度外,最著名的联赛财控政策无疑是德甲的“50+1”。
所谓“50+1”,就是德甲和德乙俱乐部的股份可以随意出售,但原有俱乐部在球队的投票权必须超过50%。
这一政策意味着,德甲俱乐部可以接受投资者的收购,但在收购球队股份后,投资者不能获得球队重大事务的投票权,除非他们能像沃尔夫斯堡、勒沃库森的投资者那样,成功运营俱乐部20年以上。
这是非常具有德国足球特色的体系。
它不仅保留了皇马、巴萨悠久传统的俱乐部会员制,也为外部投资者为俱乐部增资提供了可能,相当于“50+1”,一个站在传统与现代交汇处的制度。
不过有利有弊足球教父+游戏,虽然“50+1”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似完美,但对于投资人来说,这种不让他们拥有对球队决策权的制度,确实让人望而生畏。
除了像霍芬海姆老板霍普这样通过20年稳定投资获得球队投票权的铁杆球迷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投资者愿意押注德甲,这也导致了目前德甲整体资金投入不高的现状。
“50+1”体制虽然让德甲的足球文化非常纯粹,商业性也比其他四大联赛要低,但也难免让德甲在与财大气粗的英超、西甲的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因此志在称霸全欧洲的拜仁慕尼黑一直是这一体制的反对者。
多年来,拜仁高层在各种场合多次表示反对“50+1”政策足球教父+游戏,但在德甲联赛的整体环境下,拜仁显然是孤军奋战、克服困难的。
拜仁废除“50+1”政策的呼吁始终没有得到多数德国俱乐部的响应,甚至在2020年,拜仁对阵霍芬海姆的联赛比赛也因支持“50+1”的极端球迷骚乱而被迫中断。
近年来,德甲球队真正能够突破“50+1”限制的,除了RB莱比锡老板红牛,还有20多年来一直稳步投资球队的霍芬海姆老板霍普。
红牛集团打破“50+1”规则的计划,并不是像霍普那样依赖数十年的稳健投入,而是利用“50+1”的制度漏洞和各种文字游戏。
红牛在收购莱比锡车队股份后,通过提高会员费、建立内部否决制等多种方式,将拥有投票资格的所谓“俱乐部会员”控制在红牛集团员工范围之内,从而在不违反“50+1”政策的情况下成功突破了“50+1”政策对车队的限制。
如今,RB莱比锡已经成为德甲劲旅、欧冠常客。RB莱比锡成功的根本原因,还是红牛集团“50+1”的运作,这也让时任球队总监兼主教练、素有“德国足球教父”之称的朗尼克的诸多运营策略得以实现。
当然足球教父+游戏,虽然RB莱比锡通过红牛的投资实现了崛起,甚至构建起了覆盖全欧洲乃至全球的完整足球体系,但RB莱比锡也成为了全德国球迷的公敌,是德甲联赛中毫无疑问的“最令人讨厌的球队”。
作为一支想要和拜仁竞争的球队,RB莱比锡也同样有着“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