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天下体育资讯

走进 2023 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感受科技与未来的碰撞

  • 时间:2024年06月29日 15:26|
  • 来源:足球直播吧

世界机器人大会前不久开幕,主题为“开放创新、共享未来”,2023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与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同期举办。该活动自2015年起已举办七届,是中国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盛会。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舒炜在致辞中指出:“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万物互联的生力军,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在开幕式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如何?还存在哪些挑战?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探访现场,探寻这一产业的前沿发展方向。

我们为什么需要人形机器人?

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所长薛林说:“目前消防机器人的一个普遍问题是重辅助轻主要功能。”

屏幕上出现了一台在水下爬行的机器人,由于水下环境浑浊,加上机器人机械臂力量不足,机器人在前进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翻滚。薛林指出,水下机器人的机械臂很短,其成本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燃料钱”上。一般来说,消防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成本要比辅助功能低很多。

“生产力最核心的要素是劳动力,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做重复性的工作,把人解放出来去做有创造性、有趣的工作。”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黄晓庆在介绍云端智能机器人时表示。

黄晓庆认为,机器人不是简单的设备,而是一个系统,通过5G网络,可以和“阿凡达”本体连接起来,这就是云端智能机器人的定义。

在制作人形机器人的过程中,黄小庆苦恼于如何用电机控制模仿人类大腿,最终通过提出“并行电机”方案解决了这一难题,即通过深度强化学习,训练机器人在复杂的并行系统中完成复杂的动作。

机器人如何学习?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机器人GPT”的推动下,机器人的学习技术和方法发生了变化。“所有人类学专家都不需要掌握编程和计算机科学,他们只需要掌握自己的专业技能,就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让机器人学习技能。”

有业内专家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融合,可以迎来“具身智能”时代,而“具身智能”机器人才是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

为什么我们需要人形机器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该校机器人与力学实验室创始人丹尼斯·洪在7岁时就找到了答案。

丹尼斯·洪从小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可以帮他倒垃圾、做饭的机器人,长大后他成为了一名研究人形机器人的机器人科学家。

丹尼斯·洪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在本次机器人发布会上展出,视频中它在极限踢腿测试中依然能保持稳定,并以每秒2.1米的速度奔跑。

“我发现比尔盖茨关注了我,说很高兴看到我参加2023年足球锦标赛。”丹尼斯·洪说。它凭借速度和稳定性参加了2023年足球锦标赛,并在比赛中超越了其他机器人,其表现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轰动。

丹尼斯·洪称,2050年的“人机足球赛”中,将会有一场人与机器人的足球比赛,他预计届时机器人将战胜人类。

“如果你问我什么时候机器人才能真正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三年前我可能会说,如果我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它那就太好了,但今天我并不这么认为了。”丹尼斯·洪在演讲的最后说道。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在现场发布了《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简要介绍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集群现状。报告指出,从我国机器人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头及上市公司分布来看,我国优质机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以北京、深圳、上海、东莞、杭州、天津、苏州、佛山、广州、青岛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并在本土优质企业带领下涌现出一批细分领域竞争力强的新兴企业。其中,北京、深圳、上海机器人产业实力最强,东莞、杭州、天津、苏州、佛山机器人产业逐渐壮大发展机器人足球比赛视频,广州、青岛机器人产业发展已显现出可观的后发潜力。

大模型能否成为机器人的“大脑”?

“群体机器人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方向,也是人工智能最佳应用的一个典型。”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在演讲中重点介绍了群体机器人协同制造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他举例说,飞机机身零部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如何保证质量和安全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他指出,目前这些大型零部件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加工,存在一致性差、效率低等弊端。面对这样的技术难题,王耀南提出了解决方案。他表示,要形成集群机器人协同制造模型,可以利用多模态环境感知、高效的云边协同进行调度优化,形成完整的路径规划,通过有效的路径规划指挥调度机器人完成各种复杂任务。

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刘连清看来,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无论服务机器人还是工业机器人都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人形机器人涉及很多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可能会带动一个产业,比如智能控制的嵌入式计算方法、传感器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也会给其他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带动很多产品,人形机器人产业就像一个火车头。”刘连清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连清认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取代一些就业岗位,但也会创造一些新的就业岗位。“纺织机械的应用创造了多少新的就业机会?”他向记者问。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约瑟夫·维埃拉在论坛上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需要加大培训力度,让劳动力掌握新技能,做好接受新岗位的准备。

“机器人当然是为了帮助人类而设计的。很多年前,洗衣机刚出现的时候,就是为了代替人们做家务。它们存在的前提就是你家里有水有电。作为一名工程师,我认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很高兴看到新机器能够帮助人类和社会。”何塞·维埃拉说。

报告阐述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指出我国机器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应用场景显著拓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产品优势不断增强,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企业。

刘连清提到,他曾经看到过国外的一个聊天机器人,表情“特别逼真”,现在还配备了语言模型,跟这个机器人聊天,“就像跟真人聊天一样”。

“这对服务机器人的影响会比较大,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机交互能力。”刘连清说。

但他同时强调,目前科研人员还无法利用大型语言模型,将语言直接“翻译”成机器人动作指令。机器人的动作都是由动作代码来控制的,目前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将人类的高级语言转换成可执行的低级指令,再传递给机器人。用刘连清的话说,如果要给机器人一个大脑,“目前还不可能”。

未来的机器人会是“有血有肉”的吗?

材料一代,设备一代。刘连清长期从事微纳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的研究。据他介绍,要研制出能与人类更多互动的机器人机器人足球比赛视频,就要用“更软”的材料;要潜入深海的机器人,必须用耐高压、高强度的材料;而他正在研究的仿生机器人机器人足球比赛视频,则必须使用生物活性材料。

“简单来说,这种机器人是‘有血有肉’的。”刘连清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他所研究的领域不仅与自动化有关,还与再生医学和脑科学有关。微纳机器人可以在纳米尺度上执行任务,可以进入人体血管进行诊断和药物输送。目前,微纳机器人面临的主要瓶颈是能源供应和材料问题。

“材料很关键,什么样的材料能够进入人体,长期存在,不会产生特定的反应,还能被一些外界设备控制?如果能找到一种材料,能像细胞一样,直接从血液中获取能量,那当然最好了。”刘连清感慨道。

报告指出,机器人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快速发展,电子、力学、生物、材料等大量科学技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集成创新。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生态成为中国机器人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一是新技术将加速融合创新突破;二是机器人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三是大模型将成为机器人智能的大脑;四是机器人将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五是机器人生态将加速融合共生。

在刘连清的设想中,未来最理想的状态是将免疫细胞提取出来,改造成微纳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甚至可以绕过血脑屏障,直达胶质瘤患者脑部,输送药物。

与刘连清一样,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也关注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一场人类医生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手术,机器人不到一小时就能完成。”杨威指着大屏幕上的机器人手术画面说。

杨威主要介绍了“人机融合系统”,就是通过人机共享控制,将机器人的功能与操作者的智能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机器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照人的意愿完成任何任务的目标。

他指出,未来深度人机共享操控将进一步进化。他认为这种操控的好处是人天生就掌控着自己的脑回路,随着数据的积累和磨合,数字助理可以逐渐掌握人的操作习惯,进而在指令融合中增加机器操控的比重,减少人的参与,提升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我们给这个人形机器人穿上了上衣、裤子和鞋子。”浙江大学副教授、云深科技创始人朱秋国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人形机器人“悟空四号”与大学生在浙江大学校园的斜坡草地上行走,学生们正在测试它的稳定性。

“未来我们还将研发更加灵活、稳定的人形机器人。”朱秋国在演讲最后说道。(中国青年报·中青网实习记者 李瑞轩 记者 张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