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静 淄博职业学院稷下研究所
国际足联主席约瑟夫·布拉特曾深情地说过:“足球是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蹴鞠作为中华文明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元素,在我国从日韩流传到西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学术界和国际足联公认为世界足球最早的起源。蹴鞠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但由于种种原因,它被蒙上了太多的历史尘埃,等待着后人去糟粕保留精华将其发扬光大。
1. 武术和勇敢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除少数特殊时期的朝代外,一直存在着尚武精神。骁勇善战,不怕牺牲,敢于“亮剑”的人物不胜枚举。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就是尚武勇敢的典范。《管子》说“齐人贪婪而勇猛”,“民重勇而轻利”。《史记·苏秦传》记载:“三军之优,五家之兵,进如利箭,战如雷霆,决如风雨”,还说“齐之力,无与伦比于天下”,就是尚武精神的最好写照。而这种尚武尚武的精神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即便是蹴鞠,作为一种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也体现了军事训练和武术修养的价值。
刘向在《别录》中说:“蹴鞠,军事之操,用以训兵,知其有无才,皆以戏传之,练之。”蹴鞠是军事训练项目,用以检验士兵训练水平,以戏传之,练之,达到因材施教、循规蹈矩的效果。对武术、勇猛、狩猎、搏击技艺的欣赏,恰恰是竞技、娱乐活动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内涵。可以说,齐国重武术、勇猛、搏击技艺、力气的社会风气催生了蹴鞠,而蹴鞠又进一步加强了齐国军民对武术和兵法研究的热爱,并推动了赛马、斗剑、射箭、摔跤等充满军事色彩的体育项目的发展。
在汉代,以竞技性游戏为主的蹴鞠一直是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向《别录》说“因其事显力”,“耗人之体,耗人之力”,运动量大,所以在军队中盛行,成为军事训练的辅助手段。由于蹴鞠具有对抗、攻防等军事功能,能充分展现一个人的智慧和运动能力。这种军事功能的开发,使蹴鞠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蹴鞠在军队中的主要使命是训练士兵,娱乐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何彦在《景福宫赋》中说“将帅必发号施令,非为娱乐而已”。《汉书·霍去病传》记载:“霍去病在塞外时,将士粮草匮乏,不能自起,而去病犹过场而蹴鞠。” 齐国自先王姜太公以来,一直延续着尚武、教兵的传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如太公、管仲、成父、孙武、司马穰居、孙膑、田单等。军事训练是齐国众多军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管子·七律》说:“用能者胜无能者,练兵以带动众兵,故十战百胜。”正是在齐国“练兵备战”的军事训练中,蹴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蹴鞠的多种功能使其在军事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蹴鞠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2. 规则意识
所谓规则,就是一些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一般原则,它描述的不是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而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更习惯使用“规则”这个词。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这个词很少被使用,直到中国加入WTO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现代法治社会需要一套良好的规则体系来维护。法律是多种规则的混合体,包括技术规则、游戏规则、道德规则等,一旦规则不守,社会秩序就无从谈起。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法治道德基础,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这句话凸显了“强化规则意识”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蹴鞠中关于“有组织”、“有纪律”、“有规矩”、“该干什么不干什么”的记载,是中国古代关于“游戏规则”的最早记载,也是当今“规则”意识最古老的诠释,值得现代人认真研究和传承。
蹴鞠的规则意识首先体现在专门的社团组织的建立上,类似现代足球的俱乐部制度。据史料记载,至少在南宋时期,宋代蹴鞠艺人就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齐云社”,又称“元社”,这是一个专门的蹴鞠组织,负责组织比赛、推广蹴鞠活动。
其次,蹴鞠讲究规则足球比赛裁判为什么要吹黑哨,讲究公平公正。两汉、三国时期,就出现了竞技性的蹴鞠比赛。一般有蹴鞠场。蹴鞠场呈长方形,一般东西向,南北有观礼大厅,四周筑有围墙,称为“蹴鞠城”。东汉李游《蹴鞠城铭》中记述了蹴鞠的具体规则:“圆球方壁,仿阴阳。循月而对,二六相等。立长平,有常则:不相亲,不偏;端正平和足球比赛裁判为什么要吹黑哨,不怨不嗟。蹴鞠如此,更何况机器!”这里对场地大小、双方人数、身体的合理碰撞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立长平,有常则”更是立标准、公平竞争的集中体现。 “立长”是设立裁判,“立级”是设立标准,引申为蹴鞠时为裁判设立公正的规则。“规”即规章制度,可见汉代蹴鞠已设立裁判主持比赛,并遵循统一完整的规章制度。“不以人情”“公平公正”是裁判必须秉公执法,不能因人情而偏袒任何一方。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不吹不平的哨子”。所以,无论胜败,大家都能心服口服,毫无怨言。
第三,古老的蹴鞠运动体现了“德才兼备”的理念。蹴鞠是体育运动,公平、完备的竞赛规则当然重要。难能可贵的是,蹴鞠把“道德准则”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远远超出了西方的“公平竞赛”。比如齐云社制定的《齐云社规》就包括“十要”:和睦、忠诚、诚恳、举止、温和、友爱、尊重、谦虚、礼仪、精神。“十禁”:忌多言、忌赌博、忌打架、忌是非、忌傲慢、忌欺骗、忌猖狂、忌诉讼、忌轻浮、忌酒色。 宋人谈及蹴鞠的价值,称赞它“蹴鞠之功不可言,消食健体,安眠安神,原是仙人之法,此妙计千金不可传。”又说:“巧匠能缝制圆润奇花,其聪慧强健之体,可嘉之。可使少年人精神振奋,可劝诸侯礼义廉明。”社会规则的制定,不仅能使人通过蹴鞠健康快乐,还能使人懂得礼义廉明,体现了蹴鞠的社会教育作用。
3.关于性别平等的简单思考
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长期存在。正因如此,任何尊重和提倡女性、维护女权的行为都受到现代人的高度推崇。蹴鞠无疑是中国古代尊重女性、提倡女权、解放女性的最大一次实践和尝试。
汉代石刻中多有女子蹴鞠和伴以乐舞的蹴鞠表演的场面,说明至少在东汉时期,妇女便从事蹴鞠。唐代出土的最早的女子蹴鞠铜像,也证实了唐代女子蹴鞠的事实。五代时足球比赛裁判为什么要吹黑哨,后蜀君的妃子花蕊夫人就喜欢蹴鞠,曾作诗生动地描写自己教宫女蹴鞠的情景和姿势。宋代蹴鞠在妇女中更为流行。《文献通考》记载:“宋女弟子一百五十三人,着四色衣,绣花丝宽衫,束锦带,踢绣球,足不离,足不离球,朝廷观摩,万民万众,赞叹不已。”
宋代以后,女子蹴鞠尚盛,甚至男女之间也可以对弈,但渐渐演变成一种无聊的消遣,成为女子取悦男子的一种方式。即便到了明代,女子蹴鞠依然盛行。明代画家杜瑾的《仕女图》部分描绘了贵妇蹴鞠的场景。由于文人雅士爱看女子蹴鞠,便在诗词歌赋中加以称赞。《太平清华》中,女子彭云秀被称赞为“清丽脱俗的女子”。
需要指出的是,唐宋时期女子蹴鞠虽然广泛流行,但并不能说当时妇女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封建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来说,“三从四德”和“三纲五常”仍是男权社会压制广大妇女的唯一法宝。尤其是宫廷中的蹴鞠女子和街头河道中的蹴鞠女子,只是沉迷于金钱和荒淫无度的男子的玩具,蹴鞠在一般下层民众中并不流行。然而,我们评价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历史,应该把它还原到它原本所属的时空。相较于政治、科举、经济活动、文化教育、家事等各方面地位的缺失,妇女在蹴鞠活动中的地位和表现,可以说是“男女平等”独有的“硕果”。 而如果将女子蹴鞠看作是一种在其发展过程中范围不断扩大或者普及的娱乐体育活动的话,那么它就更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4.追求卓越与创新
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改革自强、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等优秀文化特质。齐国“粟多如丘陵”,“冠带衣履,天下之最”,齐国的制车、制船、制箭、冶铁、制陶技术在天下无与伦比。这些“工巧匠,巧夺天工”的思想、严谨作风和敢为天下先的独特意识,在蹴鞠活动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首先体现在对蹴鞠的痴迷上。
只有热爱一件事,才能做好它、掌握它。蹴鞠虽然只是一种消遣游戏,但玩好它的首要条件就是对它有一份热爱。古往今来,痴迷于蹴鞠的帝王将相不计其数,唐宋两代的皇帝大多是蹴鞠高手。于是民间涌现出了一个“爱球胜过性命”的足球迷项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安陵半里公程相病,我诊脉,说‘男疝’。男疝在胃下,通于肺,病在内。我嘱咐他说:‘小心,不要干重活,干了会吐血而死。’” 治疗后,他又去玩蹴鞠,浑身发冷,大汗淋漓,然后吐血。我又给他检查,说:‘明天或晚上你就会死。’他就死了。”从最高统治者到普通百姓,人人都痴迷于蹴鞠。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蹴鞠的水平想必也一天天提高。这对于现代足球乃至其他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推广,都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其次,体现在蹴鞠制作工艺的提高上。
最早的球只有两瓣或四瓣,略呈椭圆形,中间填充着毛发之类的东西,外面用肉眼可见的线头缝制,外观比较粗糙。在实际使用中,球不断改进创新,后来出现了六瓣或八瓣,形状逐渐变为圆形。到了唐代,出现了内部装有空气的球,可以使球更轻,增加球的弹性,使球更轻便,玩起来也更有趣。充气圆球的关键是里面的气囊,当时是动物的膀胱,弹性虽然不如现代足球,但比起用毛发填充的实心圆球来说,已经是一大进步。气囊外面是皮壳,先分成瓣,再缝合,形成一个平滑过渡的球。充气球的诞生,是中国体育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发明。 这种坚固、轻盈、富有弹性的球的出现,使蹴鞠运动的技术和规则有了重大突破,使蹴鞠成为一项既有娱乐性又易于推广的体育活动。
第三个表现是蹴鞠的演变
到了封建社会中后期,由于受传统儒家文化及其他人文因素的影响,蹴鞠逐渐淡化对抗性和实用性,技巧性和表演性逐渐占主导地位。其直接表现形式是由汉代的直接激烈对抗演变为隔着球门的间接对抗,再演变为高踢、花式踢法的“白打”。专家学者对此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所强调的内在修养与外在生活的和谐,强调清醒自我、自我观察,抑制极端情绪,在后期的蹴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蹴鞠逐渐不再强调激烈的竞争,逐渐发展成为一项讲究礼仪修养的温和高雅的活动。其实,这并不是偶然的。 早在“齐云社”的规矩中,就有“无仁者不可以同行,无义者不可以同商,无礼者不可以同居,无智者不可以同谋,无信者不可以同言”等规定,明确地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融入到了蹴鞠活动中,使蹴鞠成为一项“能使少年人心旷神怡,能使诸侯学礼”的强身健体、提高风采、娱乐消遣的活动。
蹴鞠的演变还体现在蹴鞠活动的演变上。踢毽子是从古代蹴鞠演变而来的游戏。至今仍流行的踢毽子活动与蹴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宋时期的“百打”技巧被融入到踢毽子的套路和动作中,如“外练、托墙、耸膝、徒督、佛顶珠、剪刀转”等,都是直接从蹴鞠的技术演变而来。蹴鞠还直接影响了唐代的马球运动。可以说,马球是蹴鞠的一个变种。
考古大师夏鼐先生认为,发现了的才算是“有”,没发现的不能轻易认为是“无”。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完善和众多学者的不懈研究,蹴鞠活动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元素必将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也必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最佳契合,从而更好地古往今来、推陈出新。
蹴鞠,一项民族运动
编辑排版:赵阳